吉林化工学院导师简介
姓 名 |
王迪 |
性 别 |
男 |
||
出生年月 |
1990.08.25 |
专业职称 |
讲师 |
||
学 历 |
博士研究生 |
学 位 |
博士学位 |
||
所在学院 |
石油化工学院 |
行政职务 |
化学工程系副主任 |
||
电子邮箱 |
765490646@qq.com |
联系方式 |
|||
个人经历 |
|||||
教育经历 2009.09-2013.06,大连理工大学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工学学士学位; 2013.09-2019.09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硕博连读,工学博士学位。
工作经历 2019.09-2021.09,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,助理研究员,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化工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。
2021.09--至今,吉林化工学院,讲师。 |
|||||
人才称号及主要社会兼职 |
|||||
2021年入选“沈阳市高层次人才”名单。 |
|||||
研究方向 |
1. 纳米颗粒在石油工业领域的应用进展; 2. 石油化工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。 |
||||
研究方向简介 |
|||||
研究方向一:纳米材料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进展
(1)亲水、疏水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合成,采用低毒无害的表面活性物质配制成均匀稳定的纳米流体,并对纳米流体的表面性能、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。 (2)极端条件下高效菌种的筛选与培养,包括高盐度、极端温度、酸碱度变化等,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外界环境。 (3)纳米流体的特殊界面性质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,纳米流体改善渗流环境和减阻机理的研究。
研究方向二:石油化工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。 (1)以石油化工污水为研究对象,对高效功能菌进行筛选、培养、纯化,为实现污水无公害化处理提供高效降解菌。 (2)构建“厌氧-好氧(Anearobic-Oxic, A/O)生物膜反应器硝化液回流”和“厌氧生物膜反应器-微好氧包埋固定化菌颗粒反应器”两种处理工艺,用于石油加工污水处理工艺的升级提标。 (3)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化规律,以及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和代谢通路。
|
|||||
在研项目 |
|||||
1. 吉林化工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|
|||||
已完成项目 |
|||||
1. 不同润湿性条件下纳米流体微尺度渗流的特性研究。2021,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; |
|||||
发表论文 |
|||||
l Di Wang, Shanshan Sun, Yejing Gong, Hailan Li, Zhongzhi Zhang, and Pengcheng Fu. Synergistic Effect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and Rhamnolipid on Wettability Altera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ocks[J]. Energy & Fuels, 2018 , 32, 8098–8107.(SCI,影响因子:3.024) l Di Wang, Shanshan Sun, Kai Cui, Zhongzhi Zhang et al. Wettability Alteration in Low-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by “SiO2−Rhamnolipid” Nanofluid [J]. Energy & Fuels, 2019, 33, 12170-12181. (SCI,影响因子:3.021) l Di Wang, Yijing Luo, Ruiqui Lai, Zhongzhi Zhang et al. New Technique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 from Low-Permeability Reservoirs: The Synergy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and Biosurfactant [J]. Energy & Fuels, 2021, 35, 318-328. (SCI,影响因子:3.421) l Di Wang, Ying Zhang, Yijing Luo, Zhiyong Zhang, and Zhongzhi Zhang. Synergistic Effects of SiO2‑Rhamnolipid Nanofluid on Oil-Water Distribution in Low-Permeability Reservoirs [J]. Energy Fuels, 2023, 37, 17250−17262. (SCI,影响因子:5.300) |
|||||
获奖成果及专利 |
|||||
获奖成果:
专利 1. 张志勇,张忠智,王迪,罗一菁等. 生物基纳米流体及其在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。 |
|||||
出版专著 |
|||||
暂无
|
|||||
指导研究生情况 |
|||||
指导研究生2名。 |
|||||
备注 |
|||||
|
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