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安全教育|谨防诈骗指南,请查收~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25-04-04浏览次数:

特点与典型案例:

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,谎称商品质量异常、快递丢失或订单问题,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或提供银行卡信息。例如,有人接到自称“蚂蚁金服客服”的电话,对方称其贷款账户异常,不处理就影响征信,还可能担法律责任。在营造出紧迫感后,骗子引导受害者点击链接,填写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等,导致卡内5万元积蓄被转走。还有人接到“快递客服”电话,称商品运输受损,平台给予数倍赔偿,随后以确认退款账户为由套取手机验证码,转走受害者账户里4万多元。这类诈骗利用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,靠制造紧迫感让大家放松戒备。

遇到售后问题,务必通过官方App或客服热线核实,切勿轻信陌生电话、短信的操作指引。正规平台退款会原路返回,无需提供验证码、银行卡信息。若接到可疑电话,先挂断,再联系平台官方求证。  

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、急于赚钱的特点,搭建刷单平台,初期小额返利赚取信任,诱导大学生加大投入,最后以操作超时、系统故障等借口要求多次转账,用连环任务套牢资金。

支付认准官方平台,勿私下转账。交易前核实卖家资质、商品详情和用户评价,留存聊天记录与付款凭证。若对方要求绕过平台担保,直接判定为诈骗。

大学生小张浏览不知名网页,看到“周年庆抽奖,100%中奖”弹窗,奖品有新款平板、高端耳机。他好奇参与,竟“中”平板电脑,按提示加客服微信。客服称奖品免费,交500元“手续费”“税费”就能发货,还承诺收到货后退还。小张一心拿奖品,转账后客服却找借口拖延,最后失联,他才知被骗。

拒绝贪心,保持理性

正规机构不会要求中奖者先交钱,所有“点赞返现”“刷单赚钱”均为诈骗。牢记“没有轻松赚大钱的方法”,不向陌生账户转账,不透露支付密码与验证码。  

诈骗分子伪造贷款APP,以“低息”“无抵押”吸引急需资金者,收取“保证金”后消失。小王被假淘宝客服诱导下载虚假APP,转账4000元后无法提现。

金融安全底线

办理贷款,一定要选择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,要是碰上“秒到账”“免审核”这种夸张宣传,千万别轻信,那大概率是陷阱。个人征信记录是客观生成的,谁都没办法人工篡改。要是接到电话,对方说要你转账验证,不管找啥借口,一律判定为诈骗,别给对方转一分钱。为了保障自身权益,建议定期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个人征信报告,一旦发现异常,马上通过官方指定渠道反映、解决,别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

大学生小陈在网上购买了一件潮牌卫衣,收到货后却发现质量有问题,便向商家要求退货退款,商家却百般推诿。小陈正一筹莫展时,接到一个显示“12315”的电话,对方自称是12315投诉处理专员,说已受理他的投诉,目前商家愿意退款,但需小陈先缴纳300元“退款手续费”,完成退款流程,这笔钱会在退款到账时一并退还。小陈想着只要能拿到退款,手续费也不多,就按照对方要求转账。可转账后,不仅没收到退款,商家和“12315专员”都联系不上了,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冒充12315的诈骗陷阱。

12315不会通过电话或APP办理退费,更不会要求购买理财产品。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非官方APP。不轻易泄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。接到此类电话可直接挂断,并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