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化工学院导师简介
姓 名 |
潘高峰 |
性 别 |
男 |
||
出生年月 |
1968年1月 |
专业职称 |
教授 |
||
学 历 |
博士研究生 |
学 位 |
博士 |
||
所在学院 |
石油化工学院 |
行政职务 |
无 |
||
电子邮箱 |
1400365141@qq.com |
联系方式 |
|||
个人经历 |
|||||
教育经历 1989.09~1993.06 吉林化工学院,化学工程,大学本科 2004.04~2006.03 横滨国立大学,环境系统学(化学工程),硕士研究生 2006.04~2009.03 横滨国立大学,环境系统学(化学工程),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3.07~1999.12 吉林化工学院,产业管理处技术员,助理工程师、工程师 2000.01~2011.08 吉林化工学院,化学工程系,讲师 2011.09~2017.08 吉林化工学院,化学工程系,副教授 2017.09~至今 吉林化工学院,石油化工学院,教授 |
|||||
人才称号及主要社会兼职 |
|||||
研究方向 |
1. 化工工艺开发与过程优化 2. 废弃物循环利用 |
||||
研究方向简介 |
|||||
研究方向一:化工工艺开发与过程优化 针对化工生产新工艺的需求、及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,运用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基本理论,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手段,对工艺过程进行构建与优化,建立可行的技术方案,为化工及相关过程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。 研究方向二:废弃物循环利用 针对生产、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中有用物质,采用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对其进行有效分选,结合不同行业需要,对分选后的有用物质进行复合加工,包括生产原料的加工和燃料化加工等,实现废弃物回收产业链的零排放。 |
|||||
在研项目 |
|||||
金属回收残余固废物复合燃料生产工艺技术开发,科技厅重点项目,50万元(2022-2024) |
|||||
已完成项目 |
|||||
1. 生物质基乙二醇、1,2-丁二醇分离技术开发,吉林省教育厅,2万元,2015-2018 2. 生物化工醇中二元醇-1,2-丁二醇分离技术开发,吉林省科技厅,18万元,2013-2016 3. 新型高效纳米填料的研发及应用,吉林省科技厅,18万元,2012.6-2016 4. 蜡油催化裂解生产高级润滑油基础油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5万元,2012-2014 5. 稀醋酸精细分离工艺技术开发,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合作开发,20万元,2012-20132. |
|||||
发表论文 |
|||||
1.Hydrothermal Syntheses,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New Molybdenum Arsenates Based on {(As3O3)2(Mo6O18)(MO6)},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,2017,(SCI收录) 2.润滑油基材碳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工艺,科学技术与工程,2018,(中文核心) 3.聚丙烯酰胺改性粉煤灰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,毛纺科技,2017,(中文核心) 4.乙二醇/正辛醇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,科学技术与工程,2018,(中文核心) 5.生物质化工醇中乙二醇和1,2-丁二醇精馏分离技术进展,现代化工,2019,(中文核心) 6.回收正丙醚-正丙醇工艺过程研究,应用化工2019,(中文核心) 7.乙酸异丙酯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,现代化工,2019,(中文核心) |
|||||
获奖成果及专利 |
|||||
获奖成果: 1. 合成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化应用研究,吉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,2013年; 2. 纳米填料制备与精馏工艺节能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,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2017年。 专利 1.一种分离乙二醇和1,2-丁二醇的新工艺,公开号:103396290A,2013,吉林化工学院; 2. 一种共沸精馏与萃取偶合技术分离乙二醇和1,2-丁二醇混合物的新方法,公开号:103772148A,2014,吉林化工学院; 3. 一种多台鼓泡塔反应器串联的过氧化氢对孟烷生产新方法,公开号: 103819380A,2014,吉林化工学院; 4.一种1-(1-氯环丙基)-2-(1,2,4-三唑基)乙酮的合成方法,公开号:105153054A,2015,吉林化工学院; 5.一种官能团交换法合成烷氧基氯硅烷的方法,公开号: 106946927A,2017,吉林化工学院。 |
|||||
出版专著 |
|||||
|
|||||
指导研究生情况 |
|||||
2014年-2022年,指导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4名
|
|||||
备注 |
|||||
|
|||||